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坐飞机、、伊朗 (第3/5页)
”三旺不想和娘说再见,摸了一把眼泪儿就赶紧走。 林岚虽然有一肚子话却一个字也不多说,她听听儿子的声音就够,自己的话可以在信里说。 挂了电话,林岚有点怅然,扶着柜台站了站。 王芳在一旁看着,笑道:“林干事,三旺可真棒啊,哎呀,要是我有这么个儿子,不知道多开心呢,你看你,有五个又聪明又俊又厉害的孩子,真是好福气。” 林岚笑起来,嗔道:“你说你婚还没结呢,倒是儿子儿子的。” 离开了通讯室,林岚就回到自己办公室收拾一下,打算回家。 她想去屠宰组买点肉,回家给孩子们包包子吃,三旺要出国,家里庆祝一下。 对她来说,儿子能出国见识,这就是好事,拿不拿奖是其次。 宣传办其他人都下乡呢,办公室就她一个,她给庄部长留了个条然后就离开。 林岚骑着自行车去买一斤半夹心肉,又买了一条不要票的猪尾巴和三根肋骨。 她刚回家,就听见外面传来发动机的声音,韩青松回来了。 他拎着一些瓜果和一条腊肉。 林岚欢喜道:“三哥,哪里来的?” 韩青松:“从农场回来。”他帮林岚把腊肉挂在锅框上头。 林岚赶紧和面发上,再去菜园摘菜。 菜园蔬菜丰富,包菜、嫩葫芦、扁豆等都可以包包子,她就想多包几样馅儿。 包子馅子比饺子馅省事,除了扁豆、萝卜这些需要开水焯熟,其他略微一剁就可以,抓上盐杀杀水,切上一碗肉丁拌上一大勺子猪油,葫芦、包菜馅儿里还可以加点虾皮,营养更丰富。 她把馅子都准备好,面还没发呢,锅底下添把火热乎一下,然后熄火,将面扣在锅里催发。 外面韩青松找了几块板子和木头出来,丢在院子里,都已经阴干一两年,现在做家什儿正好。 县里房子没家具,可以先打张书桌,两把椅子。他把家里木头收拾一下,再买点,到时候用骡车拉过去找县城的木匠组帮忙做。 现在县城供销社也开始卖现成家具,新式儿,板材贴皮,花纹鲜亮,看起来油光水滑特别打眼,很多城里年轻人喜欢。可惜县城货很少,基本都被内部人生买走。 林岚可不喜欢,板材的哪里有原头的用着好,就算只是普通的槐木、桦木、榆木、松木,那也是原木不是? 韩青松收拾一下就帮她包包子。 这时候麦穗和二旺领着小旺抬回来两筐子嫩玉米。孩子们开始放第一波秋假,回家帮忙秋收。大旺一放假就去部队,麦穗二旺领着小旺去生产队帮忙。 小旺跑进来,“娘,队长分给咱们两筐子玉米,让你煮着吃。”这是春天种的春玉米,和高粱差不多时候成熟,夏玉米要等农历八月里才会掰。 林岚起来看了看,“都这么好呢?”她扭头对韩青松道:“三哥,县里房子支了锅还没怎么烧火吧?” 韩青松:“罗海成他们烧过两次。” 公社特派员去县里办公,有时候人多宿舍住不下,他们就借住在孩子那屋,顺便帮忙烧烧炕打扫卫生。 林岚:“三哥,明天带一筐子玉米去,让人在那里煮煮,给办公室大家伙儿尝尝。” 他们不种地,这新鲜玉米很多人吃不到,毕竟乡下人交公粮都是交晒干的粮食,没人会交嫩玉米的。 韩青松答应了,他从来不请人吃饭,但是林岚让他煮玉米就煮玉米。到时候往办公室一放,板着脸来一句“林干事请你们吃玉米”,大家伙儿也都知道是林岚的好意,都承情。之前林岚送过自家菜园的南瓜、葫芦等蔬菜,熟悉起来,也有人让韩青松给林岚带东西。 见韩青松答应,林岚就跟孩子们说三旺打电话的事儿,“明儿一早就上飞机呢。” 一听说坐飞机,孩子们可激动呢。 他们听过天上飞机的声音,晚上偶尔还能看到高空飞机一闪一闪的信号灯,孩子们喜欢叫飞艇。另外就是画片上看到的飞机样子,但那是画的,不是真的。 “小三哥可真厉害啊,都坐上飞机了!”麦穗一脸向往,“我啥时候能坐飞机呢?坐飞机晕不晕啊?” 林岚笑道:“等你们长大了,爹娘带你们去坐。” 小旺担心道:“那我们坐飞机去哪里啊?飞机那么快,一下子就去外国了,能回来吗?” 林岚哈哈笑起来,逗他,“没事,咱就让飞机在咱们县上面绕圈飞呗。” 二旺也笑:“这得直升飞机才行。咱们民航总局的飞机怕是不行。” 几个人嘻嘻哈哈的越聊越放飞,最后能不能开个飞机去月亮上溜达溜达的话题都出来了。 小旺:“娘,以后我要是有飞机,我就天天拉着你出去玩儿,今天上北京,明天去一浪,后天去海南,过两天再去……”他看二旺和麦穗,说不出更多地方来了。 因为这时候还不能随便去外国呢,美帝、日鬼、苏修,都不合适去。 麦穗笑着道:“没事,兴许等你有飞机,哪里都能去了呢?” 小旺:“那行吧,那就去月亮上看看。” “哈哈哈哈……” 韩青松默默地吃着香喷喷的大包子,虽然不主动参与话题,可他喜欢听。尤其她和孩子们说得眉飞色舞,双眼明亮动人。 林岚:“菜都凉了,咱们也赶紧吃。” 晚饭就是大包子加各种小咸菜,还有一盆拍黄瓜、凉拌西红柿。 自己家包的大包子胖嘟嘟的,虽然面不够白,却实惠。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