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九千岁[重生] 第110节 (第1/3页)
姜政虽然古板迂腐了些,却是个心系百姓的父母官。山匪攻占府城时,他与其余官员整合了措手不及被打散的官兵,同山匪厮杀了几个回合,虽然损失了不少人手,却使得府城的百姓没有遭受更大的损害。 而作为祸首之一的周家,在事后已被查抄。周家大部分人都对周知龄做的事不知情,被牵连进来的人倒是不多,但周家的家产却是尽数充入赈灾银中。罪首周知龄牵扯到邵添,待押回京中再行处置。 二月中旬时,殷承玉下令准备启程返京。 启程前夜,薛恕同殷承玉辞行。 “臣还得去一趟武当山,接下来不能再与殿下同行。” 两人正是情浓之时,自从温泉那次之后,殷承玉实在繁忙,薛恕怕他太过劳累没敢纵欲,只极力压抑着渴望,最多也就是晚上就寝时互相安抚一番,聊以慰藉。 此时提出分别,他流露出明显的不舍,手肘撑在殷承玉两侧,俯下身细细密密地吻他,急切的动作只恨不得将人整个吞下肚去。 殷承玉仰头配合,手勾着他的脖子往下压,轻轻喘息;“武当山的老神仙,不是糊弄父皇的借口么?” 他前脚出京,薛恕后脚就追了上来。他还以为武当山的老神仙就是薛恕哄皇帝的。 薛恕在他下巴留了个浅浅的牙印,又不满足地去撷取他的舌,唇舌交换间响起微小的水声;“老神仙是真的,只是并不是为陛下所寻。” “你竟还信这个?”殷承玉诧异按着他的脸将人推开些,趁机重重换了口气,眼尾洇红。 薛恕凝着他,淡声道:“从前不信,后来便信了。” 寥寥数字,似再寻常不过。但殷承玉却从其中窥见了难以言喻的苍凉。 他一直未曾细问上一世他身死后发生了什么,但只从薛恕的只言片语中,便知后头那些年必定是晦暗难言的。 “孤同你一道去。”殷承玉抬首舔了下他鼓起的喉结。 薛恕控制不止地红了眼,用力拥住他,力道大得几乎将人嵌入身体里。 良久,方才哑声说:“好。” 隔了一日,一切整顿好之后,殷承玉命贺山和应红雪带人先行,自己则轻车简从,与薛恕往武当山方向去。 隆丰帝笃信道教,这些年大兴道观。 武当山被尊为“皇家家庙”,位在五岳之上,有“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说法。 是以武当山的香火十分鼎盛。 也就是如今湖广遭了雪灾,山路难行,才冷清了下来。 两匹马儿踏着莽莽白雪,嘶鸣一声,在山脚停住了脚步。殷承玉抬头眺望,只见武当山白雪覆顶,山势奇特,状若玄武。庄严观宇藏于皑皑群山之间,依稀能瞧见点点朱红。 山路不宜再骑马,两人下马,将马匹系在山下的树上,方才徒步上山。 山径寂寥,偶有飞鸟惊起。 两人并肩踏过一道道石阶,殷承玉原本被山风吹得泛冷的身体都热了起来,额头还冒了些汗珠。相比之下薛恕就要轻松得多,一路行来甚至连大气都没喘一下。 抵达峰顶的紫霄宫之后,他拿出锦帕替殷承玉擦了汗珠,询问道:“臣要去紫霄殿上香,殿下是去歇歇脚喝盏热茶,还是……同臣一道去。” 他语气带着明显的犹疑,说不好是希望殷承玉去还是不去。 费了这么大力气登山,殷承玉可不是为了到偏室里歇脚喝茶,他眼眸闪了下,道:“孤同你一道去上香。” 峰上的道士们显然提前打点过,虽然殷承玉没有表明身份,但前来接待的年轻道士却十分恭敬,行了个道家礼道:“二位施主请随贫道来。” 年轻道士引着二人入了殿中,又取了香来。 薛恕接过点燃,方才递到殷承玉手中。 引路的道士静悄悄退了出去,将大殿留给二人。 薛恕平举三柱香,以十分娴熟的道家礼仪拜了三拜,之后方才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