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家都是穿来的_第16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3节 (第2/2页)

了,俺乐意听啥。”
  王婆子恨不得拿小本本记,就是不会写字。
  她觉得马老太谦虚了,马老太猜的富人心理也很是对,马姐姐就没有不对的。
  “接着说,接着说。”
  马老太眯着眼继续道:
  “别看我猜别的含糊,但是就这青楼里的姑娘,你们就记住了,万一哪日她们来了兴趣也叫你们过去,让你们聊聊外面的日子,她们出不去啊,你们可万万别讲咱们过的有多好。
  她们就爱听,咱们这些清清白白的姑娘嫁了人,咱们这些只守着一个爷们的农家妇,过的很是遭,越糟心越好。”
  “那她们听着不难受吗?为么。”
  马老太停下手推车,表情极其生动道:“哎呦喂,别看俺沦落风尘了,可比那些正经过日子的农妇强,瞧瞧她们真惨啊,她们听着爽呗。”
  “哈哈哈哈哈。”
  几个婆子笑得前仰后合,葛二妞笑得还拍了下马老太后背。
  郭婆子笑得眼泪都出来了,一边吸溜冻出的鼻涕一边擦泪爽朗笑道:“那俺懂了,老妹子你放心,这样的故事俺肚里一堆一堆的,咱这些清白的农家妇被日子累的死的很是多,我都能给她讲的,一天死一个。”
  童谣镇。
  集市中,出城走亲戚的出城口,买针头线脑会路过的小巷。
  五个老太外加一个宋银凤,分三伙。
  三伙此时,分别在不同的地方喊道:
  “回收青砖,红砖,半旧不旧还能对付用的砖。
  买萝卜,红心萝卜,芯里美萝卜,还买,葫芦卜。”
  第二百五十六章 我是队长(为月票2850+)
  一户人家里。
  宋福生的大伯母葛二妞,此时蹲在地上,肩膀上背的是从这家借的筐,筐里装的全是破旧的砖块。
  砖块已经装了大半筐,她还指挥让郭婆子里继续往里面放。
  “那你还能站起来了吗?别闪着腰。”
  葛二妞用行动证明,咱没老。
  “都起开,呀!!”葛二妞拽紧筐上的绳,背筐站了起来。
  这家男主人都被镇住了:“……”
  同一时间,马老太运气贼好,她早就带着大闺女凑满了半车砖,此时正在一个染布的小作坊里,跟人磨叽着:
  “就要你这点染料,你收我这些钱?就舀那么一点儿,少收些吧,哪怕少收十文钱呢。你一点不便宜,我心里不得劲儿,这也太贵了,你看我这么大岁数了,我?”
  作坊老板从屋里拐出来,急忙摆手。
  刚在屋里就听见这老太太能愣是为十文钱,不住嘴的说,连续说,叨叨的头疼。
  快别说了,花十文钱买你闭嘴,给你便宜,要受不了啦。
  童谣镇那个出了名的桥下。
  六个小花巾再次凑齐了。
  马老太望着那两台手推车上都堆着大半的砖,有青砖、红砖、半新不旧砖,还有三袋子红萝卜和胡萝卜,感动于姐妹们速度之快、如此卖力。
  她说,都饿了没?我请你们吃饽饽,那头热乎的饽饽刚出来,我都瞧见冒热气了。不饿,咬几口也能暖和暖和。
  她说,没事,不差这一会儿,也没几个钱,别心疼。我刚才跟人唠了十文钱的磕,那卖染料的给便宜了十文钱,我再添二文,就够咱一人一个饽饽的了,别客气。
  桥下,六个小花巾双手抱着饽饽,其实就是刚出锅的馒头,脸上带笑咬。
  吃饱喝足。
  打道回府。
  回府还得去提前说好的地方取货,一走一路过取货。
  刚才马老太在酒楼茶馆和青楼,是大把大把收钱吧,此刻她是大把大把花钱。
  铜板哗啦哗啦往外花。
  小花巾们一刀纸又一刀纸的往车上抱,足足买了十刀油纸。
  打铁铺子前,继葛二妞后,王婆子也生猛了一把,一人就抱出了十二块控制大火小火的铁板子放在车上。
  编蒸笼的杂货铺子前,这回不仅向外搬十六寸鼓捣蛋糕的蒸笼了,还往车上搬特别定制的一层生日蛋糕蒸笼。
  这种蒸笼,要比装普通蛋糕的蒸笼高出一大块。
  以及壮观的,三层生日蛋糕的蒸笼。
  生日蛋糕的蒸笼更要编的高高的,因为将来要装下摞在一起的十寸、八寸、六寸摞在一起的生日蛋糕。十四寸、十二寸、八寸生日蛋糕,十六寸、十二寸、八寸的生日蛋糕。
  六个小花巾抱着这些,都有些看不到前面的路。
  出城了。
  马老太回身看了眼城楼,心想:童谣镇再见,往后我将不会再这么频繁来了,前方等待我的,是更大的奉天城。
  走在半路上时,宋银凤喘着气问婶子伯娘们,累不累?要知道今日推的东西格外多。
  答案是:不累。
  她们和马老太有个共同点,这一生,最不怕的就是受累,最怕的就是受累还挣不着钱。很享受于,别人想挨这份累,他还挣不着这份钱呢。
  又一日后。
  蛋糕房里集结,壁炉闪耀着耀眼的光。
  蛋糕师傅们站成一排。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