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5节 (第2/2页)
是两个岁数大的大伯母和姑母宋银凤,一边害臊一边心想:和年轻人比起来,不服不行,她们学的慢。别说带徒弟了,自个都没整明白。 宋茯苓给这四位新师傅,发了工装,蓝色碎花小头巾。 至此。 小小的点心房,从最初,只有马老太和宋茯苓,祖孙俩扒别人家墙头买砖,推着蛋糕去酒楼、茶馆、蹲在青楼外面推销古早那一刻开始,一直截至到目前,手下已经有了除她俩人外,二十位正式员工。 打算这二十位都算是有编制的,那临时工还有很多呢。 比方说,这次宋福生的大伯母,就推荐自个姑娘进蛋糕房,但马老太不喜。 不过,马老太已经不是从前的马老太了,不会指着任何人鼻子说,你闺女不好之类的了。 她想了想还建议道:“给我们缝包装吧。” 大小拎兜纸袋,用麻绳当拎带。 别小看这拎兜,上面不仅要卡戳“马老太”仨字,还需要往上面贴黄色笑脸。 以及小蛋糕的盒底,大蛋糕外面用各种颜色布条缝制的包装,和一些小的装饰品。 这样在家里的姑娘们,那些没被选进蛋糕房的,就能贪黑额外再挣一些家用了。做成一个,给提一文两文钱,还不耽误白日挣工分。 马老太也对她二儿媳说:“你要想挣,就挣去。你也不用在心里骂我偏心眼。你怎么就不想想,大房就你大嫂进蛋糕房,你家是两个丫头全进去。该骂我偏心眼的是你大嫂,你别不知足。” 说的朱氏梗着脖子发誓:“我冤枉啊,娘,我从没骂过你偏心眼,真的,不信我该怎地的。” 马老太心想:你该怎地啊?连个变猪变狗的保证都不敢下,我信了你的鬼。 所以说,编外还有很多人。 用宋阿爷的话就是:“咱们啥都缺,就是不缺人。” 另外,陆之婉那面也给人了。 “宝珠给宋姑娘请安。” 同样是十三岁的女孩,宝珠却不同于宋茯苓的文静。 没错,宋茯苓要是不说话,真的瞧上去很温柔,一双灵动的大眼也是水一般的柔情,她长的再白净,看起来就很文弱。 宝珠个头不高,骨架很小,但却瞧上去很胖呼,脸上也有着婴儿肥。笑起来,苹果脸发红,两眼也弯成了月牙型,一看就很活泼。 “四壮,你干么的,堵住了,我这?” 宋富贵的大嗓门忽然停住,没想到院里来了人。陆三小姐那头又派人来了。 可是,四壮啊,他这拽满满一爬犁大石头呢,你别堵门口啊。 四壮略显慌乱地急忙将爬犁拽进院。 屋里,宋茯苓已经听许小娘子介绍完宝珠了,她问:“你识字吗?” “回宋姑娘,粗识些的。” 宋茯苓乐了,她们这草台班子,干活的不缺,就缺这识字的,怎么能让宝珠打扫卫生呢。 当晚,米寿两手支着下巴,望着在油灯下奋笔疾书的姐姐。 “姐姐,你在写什么话本子呀。” 在写? 宋茯苓咬着笔头,当然是在架空背景下,宠妾灭妻的故事了。 不行就往金钱鼠尾发型的朝代上写。 要把小妾的手段,让夫人生不出孩子,下药,栽赃陷害,艰难万险中,终于生出来了,还陷害人家嫡子,往河里推啥的,在马上做手脚啥的。 包括子家里乱的不行,丈夫竟然心里还有一帘幽梦,那就是小叔子的媳妇,成婚前,就喜欢人家。成婚后,不仅频繁纳妾,还和隔房弟妹情深深雨蒙蒙。 总之,要通过她后世看那么多电视剧总结出的,甭管是清宫剧还是宅斗剧,怎么狗血怎么来,让人听完咬牙切齿的片段,不停地往上写。 最好笔力能给听客们气到鼓鼓的程度,一个个听完都在暗骂嫁错了人,丈夫是糊涂虫,女主人公实在是窝囊死时,她咔一下,笔一转,让女主人公重生,重生到最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时。 当然了,这里不能说重生,就写重新投胎,但有记忆。 然后从这里开始,报复起来,爽起来。 “噗嗤”,宋茯苓还没写几个字呢,先给自个逗笑了。 往后她要每日更新四千字。 基本上写完一本,字就都会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