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9节 (第2/2页)
盘子一边也乐:其实,这些小伙子岁数都不大,上过战场又咋,还都是孩子呢。你瞅瞅,一听吃饭,各个喜笑颜开,没了在马上的威风。当然了,也可能是到了他们这里,和在村民们面前不一样。毕竟他们是“熟人”嘛。 耿良已经自动自觉地来到第三口大黑锅前,没等打菜的妇女向他打招呼,他就说:“无须多礼。这又是什么菜。” 大锅盖掀开,一锅的酱豆腐。 “这个好,给我多来些。” 第四锅,没盖锅盖,是凉菜,冒尖的大拌菜。 也没什么好食材,大冬天的能有啥。 也别提做辣椒,再摘就要撸了杆,宋福生不舍得。 所以宋福生就让钱佩英教这些妇女们,像做山东大拌菜似的,拌个凉菜。 将白菜切成丝,胡萝卜切成丝,在大白胖娘们家买的干豆腐切成细丝,用盐、花椒油、醋、糖、一拌。上面撒些肉沫。尝一尝,酸溜的,挺爽口,这就得。 就这个菜,耿良拿着托盘坐下才吃了两口,他就明智地站起身又去添凉菜了,别等,等就会没有了。 耿良很意外,这伙人真挺会做菜。真香啊,比在营区吃的好。 一排排将士们坐在长桌长凳上,满屋里全是嚼饭的声。 宋阿爷叼着烟袋锅,笑看他们。 心想:俺们家,伙食不孬吧? 又瞅了眼宋福生,这招是挺好。 一人一个木盘,五个隔段,四菜一饭,免得东一个碗,西一个碗,刷不过来,打饭盛菜也得一趟趟走。 耿良大口吃完了,用手一抹嘴,问阿爷:“你们吃了没?” 阿爷说:“你们吃,你们吃。够不够?那个谁,给添饭。” 耿良急忙拦住,他已经添四回饭了:“是不是没有碗?我这就洗了盘,你们也吃吧。”又对士兵们说道:“吃完都自个刷洗。” 士兵们嘴里塞着饭:“恩恩恩。” 要不说呢,耿良越是没有官架子,这帮士兵们越是表现的像好孩子,一点都没有从奉天城来的瞧不起百姓的样子,老爷子越是爱往外说实话: “不用,就我和福生没吃呢,剩下的都吃了,正吃着呢。 那什么,还是那句话,不道是你们来呀?早知道你们是陆将军的人,就蒸粘豆包嘞。 那玩意费事,俺们寻思来这么多人,吃么不是吃,就没蒸。 等明儿的,起早就蒸,再给你们炸些油饽饽(油条)。” “别麻烦,我们看看情况住几日就走,要是太麻烦,倒是我们的不对了。” 宋茯苓要是听到这话,一定会挥着小手说,不麻烦,不麻烦。 因为她也能顺便解解馋,花的还不是他们的钱。 是村里掏钱给的猪、给的鸡、蘑菇、豆腐、油、盐。 总之,爸妈他们算过了,给那些人顿顿四菜一汤还有剩,他们自己人就是麻烦些,需要做而已。 而且,你瞅瞅,伙食直线上升,宋茯苓已经不让钱佩英单独开火了,她打算这些人在时,她就和大食堂一起吃饭,衷心期盼兵哥哥们多呆几日。 此时,宋茯苓就端着盆,是的,别人用碗吃饭,她用盆。 一边将小鸡炖蘑菇的浓鸡汤和米饭拌在一起,一边唱道:“香死个人滴兵哥哥。” 被钱佩英一巴掌抽后背上了。 钱佩英瞪闺女,使眼色让看米寿。 心想:这孩子,一点也不注意。当着米寿面,张嘴就来。 然后米寿吧,这个小玩意,小小年纪,记性可好啦。 要是不留神唱出的词,转头米寿就能记住,不定啥时候就能唱出来了。 打比方: 万一什么时候,米寿又见到陆公子,张嘴就来:“想死个人滴兵哥哥。” 万一,陆公子要是好奇问,你打哪听来的,姐姐唱的。 你说……唉,人家得怎么想咱,家里挺大个丫头,想兵哥哥? “娘,你打我干啥,是你想多了。我唱的是香,香死个人滴兵哥哥。” 米寿抱着饭碗,眨着大眼睛。 果然,笑嘻嘻学姐姐唱道:“香一口啊兵哥哥。” “咳咳,咳咳咳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