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4节 (第2/2页)
一页。 “少爷,您说,就米寿他姐,不,是茯苓姑娘。 她要是见了这搅蛋的,应是能挺乐呵吧,您给她可是解决了大难题。 听说,点心那东西,块块离不得搅蛋。” 陆畔放下了书,端杯抿了口清茶。 顺子:“……”你看看,你就品,细品,一提茯苓姑娘是不是?都看不进去书了。 “要依小的说,少爷,咱就应该直接遣人让茯苓姑娘来一趟,还必须得是她来。” 陆畔:“为何。” 顺子咽了咽吐沫,现编道: “您都给做好了,她还不得来取? 再说了,别人来取,他听得懂嘛。那可是您和茯苓姑娘一起商量的。 图是她画的,您和她一讲,总比告诉别人省事不是? 而且您是从她手里拿走的画,也得亲手还给她吧。 另外,少爷,小的觉得吧,真见了面,您也该和茯苓姑娘好好讲讲咱有多费事做出来的。 一而再再而三拆卸重装,您改了四回呐。” 陆畔说,“那倒不用。” “要得要得,不是说让她领情,而是以防赶明这两个不够用,她又去寻其他手艺人给做,万一那人不懂装懂,说很好做,再糊弄她。少爷,是有这种可能的,点心房多少人呐。所以您得将这里面的,细细的讲给她听,细细的。” 陆畔忽然扭头问顺子:“这么大,会不够用?” 顺子:“……”有一种给自己挖了坑的感觉。 果然。 陆畔站起身,将里衣整理了下:“那就再去做几套。” 顺子一脸欲哭无泪。 他为什么要欠嘴,他想睡觉。 “少爷,明早您要起早呢。” 到了后院,顺子进了打铁房还在争取: “其实吧,少爷,您觉不觉得,任何事情都是这样。就是比方说帮人家呢,能扶上马就已经很可以了,不需要给全都安排好。如果安排特别周到的话,对方只会觉得,恩,那个……” “去拉风箱。” 陆畔开始脱衣裳了。 —— “你这孩子,干什么非得讲究个全乎,哪有那么四眼叫齐的。这毛病不好,真的,闺女,你得改。”钱佩英一边给宋茯苓垫厚鞋垫,一边磨叽着。 怎么一回事呢。 她闺女宋茯苓,这不是写话本子啦? 里头关于哪国打哪国,当时那不是好几个国家一起干吗?打乱套了嘛。 用文字表述嫌费劲。 因为各国从自己的领土起飞,四面八方那么飞。 最后落在哪,怎么打的路线,这就说不明白了,她闺女写着写着将笔一扔,都写生气啦。 也是,这个大洲,那个英吉利海峡的,确实是讲不明白怎么抄的近道。 然后,然后小手一拍挠门,闺女竟决定要自制沙盘。 还掐着小腰,振振有词:“写不出来,我弄个沙盘,直接模型演示。我就不信了,这点事整不明白。” 所以,这不就起大早非要跟她奶一起进城,要去逛街,选能替代“美纹纸”的一种纸。 她奶问要什么样的,闺女说,不用你们帮忙,要自个逛街买去,还要买燃料,买草粉,寻草皮。 为了些草粉,昨夜给小红的马粮都倒了出来。 那马粮是耿副尉走时,特意给小红留的两袋子。精马粮是配好的,里面配的正正好好。闺女可倒好,将马粮里的干草都给扒拉出来了,小红在旁边眼巴巴地瞅着。 而这不是最作妖的,最让钱佩英无语的是,自制沙盘需要用一些石膏粉。 要知道古代虽然有石膏粉,但是这里的人并不常用这种东西。 笨琢磨,石膏像,是从西方传过来的,可见西方常用这个东西,咱老祖宗们却没将这个东西当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