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7章 黑吃黑的生意 (第1/2页)
我坐下来,喝了口茶,看了李灿烈一眼,冷笑道:“再权威的拍卖公司从来不会保证他们的拍品是真的,东西真不真,价钱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好多人花了大价钱买了打眼的货,这在我们古董行里再正常不过了。” 郑忠柱冷冷地瞅着我,不服气地说:“你说是假的,就是假的,你说它是假的,总得有个理由吧?” 我又喝了口茶,“理由当然有。” 我站起来把那个瓶子拿起来,指着说道:“这个瓶子的落款是清雍正官窑,雍正是清三代精品瓷器最好的,全是宫中造办处的能工巧匠精心所制,你们先看看这个瓶子的纹饰的画法,它虽然比较流畅,却欠缺雍正瓷器的圆润和大气,再看这釉色,很不正嘛,还有这浮光,知道这浮光在我们行内叫什么吗?” 李敏英问:“叫什么?” “在我们行业,这种浮光叫‘贼光未退’,为什么叫‘未退’呀,就是说它年代太近,没有古瓷长时间沉淀下来的光润,它这种光是作伪者茶水和碱浸泡产生的效果,和真正的浮光还是很有区别的。” 李灿烈吸口雪茄,吐了个浓浓的大烟圈儿,缓缓地说:“胡先生,我这个瓶子可以请专门的权威机构进行过瓷器热释光检测,我们是有这个机构的鉴定证书的结果的。” 我微微摇摇头,“瓷器热释光检测鉴定技术是一种瓷器内累积的辐射能量来断定瓷器烧成的时间长短,进行断代,可是,这种技术在我们这个行业根本就不被认可的。” “为什么?为什么这种高科技手段不被认可?” “因为现在的所谓科技鉴定技术还没有系统建立瓷器的微观解剖学、瓷器的成份鉴别学、瓷器特征学等一系列的科学鉴定,没有标准作为仪器的鉴别手段,所以,目前瓷器的鉴别主要靠眼学鉴定。 打个比方说吧,现在的医疗设备多先进呀,为什么还要医生的存在,最终的结果还要听医生的呢,一样的,不管是鉴定瓷器,还是看病,最靠谱的还得靠人的眼睛和脑子。” 李灿烈摇摇头,“你这说得都是一方之词,你能不能拿出来一个让我信服的证据来证明这个瓶子是假的呀?” 我想了想:“你要是非要让我拿出来一个你信服的证据,你得拿个高倍放大镜来。” 李敏英好奇地问:“要高倍放大镜干什么呀?” 我指了指那个瓶子上的那只大一点儿的鸟,“如果我猜得不错的话,这只鸟的眼睛里有一个‘高’字,不用高倍放大镜根本看不到。” 李灿烈挥手让郑忠柱去拿了一个高倍放大镜,兄妹二人分别用高倍放大镜仔细地看了看那只鸟的眼睛,都是一脸的惊讶。 李敏英问我,“胡先生,你也没用高倍放大镜,你怎么知道这只鸟的眼睛里有个‘高’字呀?” 我风轻云淡地一笑,“因为我知道这个瓶子的作伪者是一个叫高山水的瓷器作伪高手,今天四十五岁,我曾经见过他。 这个高山水最擅长清三代官窑瓷器的作伪,几乎可以到乱真的程度,就连差一点的专家也看不出来……” 李家兄妹目不转睛地看着我。 我继续说道:“……但是,他一向不认为自己这是作伪,而认为是一种致敬,所以,他在画瓷器时都会在每一件瓷器上留下一个暗记,如果是小鸟,暗记一定是在小鸟的眼睛里面。” 李敏英不解地问道:“他为我要把暗记留在眼睛上呢?” “因为绝大多数的鉴定者在鉴定古瓷时都会注意到笔法,釉色,底足之类的细节,往往对像小鸟的眼睛一样的极致细节不在意,所以,他才会把暗记留在小鸟的眼睛上。” 李敏英看了李灿烈一眼。 李灿烈盯着桌子上那个瓶子,冷冷一笑,闪过一丝异色,拿起瓶子往地上一扔。 那个瓶子“啪”的一声摔在地上,摔了个粉碎。 他盯了我半晌,点点头,“嗯,胡先生,你算是有些本事的人。” 他的表情和之前高傲、冷漠完全不一样了。 他向我伸出手,“我可以合作了。” 我摆了摆手,“等一下,合作的事我得先问一下,你们要我干什么,我不能什么也不知道就跟你们合作。” 他皱皱眉,看了李敏英一眼,“敏英呀,我十分钟后要开个会,你陪胡先生到你的办公室,把他想知道的事告诉他。” 李敏英点点头,向我和小桥未久说道:“两位,请跟我到我的办公室喝杯咖啡。” 我和小桥未久来到李敏英的办公室。 李敏英的办公室比李灿烈的办公室要小一些,到处显露出女人办公室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