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53 一个坏消息 (第1/2页)
吟诵李忘忧诗作的那学生,如今激动得脸色涨得通红,满是骄傲之色,就仿佛这些诗作是他写的一般。 不理会那些世家门阀的学生,要杀人般的目光,他继续高声吟诵,《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五姓七望那些带头闹事的学生,此时都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疼痛。 这是那李忘忧,说自己要像竹子那般,顽强而又执着…… 仅仅听了三首诗作,太原王氏和荥阳郑氏的学生,额头上的冷汗便落了下来。 这户县李忘忧,恐怖如斯吗? 而太学中的学生,却已经开始鼓掌叫好。 “好,咬定青山不放松,真乃绝句!” 继续听下去,下一首《咏蟹》。 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 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 又是一首借物抒情的诗作,明在说螃蟹,实则在说自己的铮铮之骨、无畏之心和不惧强权、敢于“犯上”的壮举。 再继续念下去,是一首《行路难》,李忘忧抄袭李白大大的又一首诗。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 …… 行路难,归去来! 这是李白说他在长安城中,不愿意追随那些富家豪门子弟,去斗鸡走狗。对权贵之门卑躬屈节,是不合李白的心意的,世路艰难,我只得归去。 不过却被太学中的一众学生,理解成李忘忧在说自己的遭遇。 众人仿佛看到一名不愿意与世家门阀同流的少年郎,那悲苦之情,不由都觉得替感到他委屈。 再想想自己差点助纣为虐,将这样的少年郎打成佞臣、幸臣,实在是羞愧。 能写出这等诗句的少年郎,怎么可能会是什么佞臣贼子?又怎么可能无才无德? 原本还觉得李忘忧年仅十六,便被圣人请为太子帝师,是因为李忘忧谄媚圣人,如今看来却是自己等人冤枉了他啊。 李忘忧的才情,别说做尚属稚童的太子师长,就是来国子监教他们这些太学学生,都是错错有余的。 而更加难堪的,却是那些世家门阀的弟子,之前他们一直口口声声说李忘忧无才无德,之前那些诗作都是抄袭的,是沽名钓誉之辈。 结果李忘忧不声不响,直接丢出了十首名作。 这让他们这些世家子弟,方才鼓动众人的言语和举动,变得就像演滑稽戏的丑角一样可笑了。 “诸位,还去朱雀门吗?”有学生忽然问了一句,却让所有人向看白痴一样看向他。 去你妹啊!去丢脸吗? 太原王氏的一名学生士子,一把将手中的纸张撕得粉碎,怒吼道:“我不相信,我绝对不相信这会是那十六岁的少年郎所著!他肯定是抄袭的!” 他这恼羞成怒的话语,却让太学的学生们,都鄙夷的目光投向他。 抄袭?你抄一个给我们看看? 能写出这般诗作的人,能给别人做枪手吗? 这话其实他自己都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