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风流小地主_373 为臣贪,必亡其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73 为臣贪,必亡其身 (第1/2页)

李二的脸色变得铁青,他自然也琢磨出这两笔账之间的含义。
  有人居然敢在民部账簿上做手脚,贪墨国库铜钱!这简直触及到了李二的逆鳞。
  李二最恨贪腐!
  贞观元年,刚刚登基的李二下令修改律法。为了体现新君怀柔天下的光辉形象,李二对很多罪行都减轻了处罚,但唯独对贪污受贿的处罚丝毫不放松,甚至更加严厉。
  当时房玄龄、长孙无忌都建议依照汉律,贪污一百六十两黄金即处死。但李二觉得金额太高,没有震慑效果,最终唐律定为贪墨“十五匹绢,即绞刑处死”。
  贞观初年,生绢五百文左右一匹。十五匹绢,不过才七千五百文钱,比当朝一品官员的月俸略多一点。
  可今日大殿之上,当着百官的面,居然爆出了这般惊天大案,怎么能不让李二怒火中烧?
  有人居然贪墨了八千多贯铜钱!按照唐律,得死多少次才够?
  至于贪赃枉法之人是谁,戴胄清楚、张亮清楚,李二自然也一清二楚。
  作为民部的头司,民部郎中位高权重,这钱粮账簿便是由其掌管。
  能够在民部账簿之中做手脚,除了民部尚书戴胄,也就只有这位民部郎中李孺了。
  戴胄生性坚贞,有才干,熟知律法,原为前隋官员,后入唐为官。对于这位股肱之臣,李二自然是完全信任的,也坚信以戴胄的为人,是绝对不可能贪墨,否则他也不会任命其担任民部尚书这般重要的职位。
  不过今日这案子曝光,戴胄却也并非没有责任。
  他身为民部尚书,却未发现属下官员贪墨,自然也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至于一旁的张亮,李二此时却是懒得理会他。
  “李卿,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李二盯着李孺,帝王威严含怒而发,更让李孺话都说不出来,跪倒在那里一个劲的磕头。
  “陛下饶命,陛下饶命……”
  李二长身而且,也不理会李孺,环视殿内群臣,朗声开口道:“饲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恒惧?恐惧既多,亦有因而致死。大丈夫岂得苟贪财物,以害身命。使子孙每怀愧耻耶?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
  群臣惶恐,全部俯首叩拜:“臣等受教。”
  “戴卿,驭下不严,罚铜二十斤!比部审核不严,难咎其责,李道宗,罚铜二十斤!”
  李道宗,初唐名将,李渊的堂侄,李二堂弟,时任刑部尚书。
  负责稽查审核民部账簿的比部,便是刑部所辖,所以民部的账簿出了问题,他这刑部尚书自然也是需要负责的。
  罚铜二十斤,其实并不多,也就是几贯铜钱而已,只是小惩。但对于戴胄、李道宗这般朝堂大佬来说,丢的脸面却比那点铜钱重要的多。
  对于李二的处罚,二人皆无话可说,低头认罚。
  “魏卿何在?”
  “臣在。”魏征出列。
  “拿民部郎中李孺下台狱,着御史台连同大理寺、刑部,查清李孺贪墨几何,是否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