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171天大地大文物保护最大 (第1/2页)
默默念出这段史料,黄冠养几个人也不知道抽了多少次冷气,牙龈都快抽萎缩了。 但,身子却是兴奋得发抖。 “小金,你的意思……” “这是唐僖宗……那把?!” 金锋嗯了声,淡淡说道:“可惜只有剑柄了,要不然,这就是第一把完整的唐刀。” “填补个空白,好好打打小鬼子的脸。” “那个张晨不是说张亚子是他的祖先吗?” “仔细问清楚。” 几个人一听,脸上的表情那叫一个精彩纷呈。 要知道,国内这些年从来就没有真正唐刀出土实物,只有在很多王侯墓穴里的壁画中看过唐刀的样式和款式。 史料记载的唐刀牛逼得不得了,更是倭刀的老祖宗,可奇怪的就是没有唐刀的出土文实物。 汉代的有,隋朝的也有,但就是没有唐代的。 所以到了现在,有些跪久了站不起来的专家和学者就提出来,唐刀其实就是倭刀,是东瀛那边传过来的。 这类人,祖宗都不要了。 人家东瀛鬼子都比这些专家要脸得多。 丙子椒林剑、七星剑和水龙剑这三把是保存最完好的传世唐刀。 当年都是大唐所赐,现在分别保存在正仓院和几个神宫里面。 这些都是人东瀛人自己亲口承认,并在东瀛历史上也有明确记载的。 眼前这把唐刀只剩下了剑柄,但也是极具震撼性的历史意义,价值更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明朝早期的文昌帝君寺庙、价值连城的唐朝天地法镜、明朝的镇梁金器…… 这些已经够牛逼了,最后竟然还出了一把疑似唐僖宗御用仪刀剑柄! 这几样东西合起来,关系太过重大,一旦曝光,绝对震惊整个考古界。 三个老头在小小的庙宇里跳啊,喊啊,哭啊,激动到无以复加。 唐明皇御用天地法镜就已经属于稀世之宝了,加加上一把唐刀仪刀刀柄,足以震撼整个神州。 激动激颤过后,三个老头一商量,林世全作为文保第一负责人,立刻打电话逐级上报。 方劲松作为考古研究所第一负责人,同样上报上级部门。 黄冠养资历最老,威望最高,二话不说,摸出电话就打给了自己的师伯。 国博的鲍国星。 黄冠养师父是夏鼎的大徒弟,八十年代考古的时候,死在了西夏王的浮山大墓里,至今尸骨不见。 平日里,他跟鲍国星的关系最好,这样的事,自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鲍国星。 跟着三个老头钻一块一合计,立刻指示行文,发布重要古建筑保护公告,让方劲松和林世全两个部门马上做文出来,飞速赶到这里。 天大地大,文物保护最大! 三个人处理这种事来老练得一逼。 命令逐条下达之后,三老头长吁一口气,面色激颤,心头激动不已。 这回终于露了一回大脸,长一回志气了。 这地方虽然赶不上海昏侯,也比不了曾侯乙墓的后续发掘,但比起张献忠的沉船宝藏来说,这地方绝对不会低于沉船宝藏。 唐玄宗的天地法镜、唐僖宗的御用仪刀光是这两件独一无二的宝贝就是妥妥的顶级国宝。 不过,最大的惊喜,却是来自于张晨。 这个号称自己是雷泽龙王张亚子后人的小伙子。 当着三个大咖的面,张晨朗朗背诵起来自己的家族家谱。 从张亚子开始,历经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再到隋唐宋元,直到明清…… 从张亚子开始,每一条支脉下来的每一个张氏家族的名人都是有据可查,有据可考…… 一直到了晚清民国,张晨的家族在地方志和史料上都有清晰的记录。 没有人相信,张晨能作假。 因为,没有人相信,这种家族家谱的事,有人会做得了假。 张晨背的很流利,比起两个小时前,背诵的人物更多了好几十个。 三个大咖也不是省油的灯,接下来就得考考张晨家族的一些资料了。 张晨则一口咬定,家族族谱在那些年就被烧了干净,自己老爹留了份家族简谱给自己,后来也遗失了。 三五几下问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