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2章 《迢迢渡银汉》:大师兄姓左 (第9/14页)
陈平安有些尴尬,就只好低头吃饭,偶尔喝酒。 桂姨笑着起身离开,结果在门口看到一个笑容玩味的提酒老汉。老汉满身酒气,晃荡着酒壶,大步走入院子,嚷嚷着什么酒为欢伯,除忧来乐,蟾兔动色,桂树摇荫。 桂夫人无奈一笑,不以为意,姗姗而去,桂树树荫一路相随。 舟子老汉突然一扫醉色,正色道:“陈平安,我师父突然来到了桂花岛,指名道姓要找你,说是要捎话给你,你见不见?我只能确定师父他老人家不是坏人,从来慈悲心肠,但是我不能确定,这么一个大好人会不会做一次坏事。之所以不愿登山来到这间小院……”老汉突然有些难为情,“照理说,我这个当徒弟的,应该为尊者讳……算了,还是说给你听好了,师父他老人家,曾经算是桂花岛渡船的第一个舟子,打龙篙也好,那些折纸车马高楼也罢,都是他传下来的规矩。后来师父消失不见,只在五百年前出现过一次,顺手收了我这么个记名弟子,看得出来……师父他老人家对桂夫人,有些念想,只可惜不知为何惹恼了桂夫人,使得桂夫人不准师父踏足桂花岛半步。” 老舟子突然说道:“我猜测师父他老人家,就是道家典籍里记载的那个撑船人,一次出海就数百年,给……你说的那个人撑船的。所以这次他来找你,我只帮着通风报信,去不去,陈平安你自己好好想想。” 陈平安略作思量,点头道:“去。那个陆……” 老舟子赶紧挤眉弄眼,拦下陈平安的话头,压低嗓音道:“被某些人直呼名讳的话,道法通天的圣人便会心生感应。你想一想,寻常市井门户,为何经常被告诫,不许喊逝去长辈的姓名?难道只是出于礼仪?没这么简单。” 陈平安“嗯”了一声,与老舟子一起下山。 老汉开玩笑道:“就不怕我心怀不轨?” 陈平安故作神秘,轻声道:“别人害不害我,我也有些感应。前辈,这莫不是说我有圣人潜质?” 老汉忍俊不禁,圣人与上五境练气士,其实算是两种人,想要成为圣人,尤其是诸子百家中的三教圣人,哪怕只是十境修为的圣人,恐怕比起练气士跻身玉璞境也要难得多。 下山之后,靠近那个熟悉的渡口,陈平安和老舟子感到有些意外,又觉得在情理之中——桂夫人站在渡口,衣袖飘飘,超然世外,好像正在阻止一个中年汉子的停船登岸。 桂夫人是桂花岛这座小天地的主人,自然知晓两人的靠近,不愿再跟此人纠缠不休,便疾言厉色,对那个神色木讷的中年舟子怒喝道:“赶紧走,要聊天,去海上聊,你休想踏足桂花岛!否则我便与你拼命了。” 相貌粗朴的中年汉子,正是先前在剑修左右脚下撑船远游的船夫,也是陈平安身边那名老舟子的传道恩师。 中年汉子本是雷打不动的闷葫芦性子,可渡口这位桂夫人却是他的死穴所在。眼见着妇人如此不近人情,头一遭如此凶他,憨厚汉子只觉得天崩地裂,人生好没滋味。汉子急眼了,丢了竹篙,连连跺脚,哀号道:“嘛呢,嘛呢!不就是那次被你拒绝后,受了恁大情伤,喝醉了酒后,酒壮怂人胆,偷偷跑去抱了几下那棵桂树嘛,那也是情难自禁,情有可原啊……我是啥人,你还不清楚啊,连我家先生都说我老实憨厚。” 桂夫人气得不行,冷笑道:“哟哟哟,环环相扣,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最后搬出靠山,厉害啊,这套措辞谁教你的?” 汉子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气消失得一干二净,沉闷道:“神诰宗的小祁……” 桂夫人伸手怒斥道:“你一个大老爷们,还有没有一点担当和义气,人家祁真帮你出谋划策,你就这么出卖人家?连犹豫一下都没有?!滚!” 中年汉子如遭天谴,一屁股坐在小船上,手脚乱晃,嚷嚷道:“么(没)法活了!人生么(没)得意思了!” 老舟子停下脚步,死活不愿再往前走一步,伸手捂住脸,不想看这一幕——恩师如此丧心病狂,实在是当弟子的天大耻辱。 老舟子猛然转身:“走了走了,再瞧下去,我这点破碎道心,哪怕先前运气好,没被老蛟打烂,如今也要还给师父了。” 汉子对老舟子喊道:“小水桶,见着了师父,也不打声招呼?” 被喊破幼时绰号的老舟子停下脚步,“唉”了一声,他转身后坚决不与师父对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作揖行礼,说了句“师父万寿,弟子拜别”,就赶紧跑路了。 陈平安一路前行,走到桂夫人身边,双方点头一笑。陈平安在渡口岸边蹲下,望向那个看一眼自己又看一眼桂夫人的汉子,有点毛骨悚然,心想这汉子的眼神有点不对劲啊,怎么像是泥瓶巷和杏花巷的妇人,看自家男人和顾璨娘亲时的眼神?陈平安恍然大悟,瞧着挺老实一人,怎么这么小肚鸡肠呢?难怪桂夫人不喜欢。 陈平安问道:“找我有事?” 中年汉子便将之前对剑修左右说的那番话,再大致重复了一遍。 开诚布公之前,汉子轻轻跺脚,竹篙弹地而起,被他握在手心,他重重一敲船板,以惊世骇俗的神通瞬间造就了两座小天地,小的那座,在他和陈平安的咫尺之间,更大一些的